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

宋朝一位考生,落榜后不服气写了一首牢骚诗,结果成了千古绝唱

01说到“落榜生”,不少人会联想到“待到秋来九月八”的黄巢,也有人会想起“啤酒屋的演讲”的主角,这两位无疑是“最强落榜生”的代表。而我们今天要聊的这位“落榜生”,他的名气丝毫不逊色于前面提到的两位,只因在落榜后对皇帝的评判不满,便随手写了一首表达不满的词,结果这首词成了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,他就是宋朝著名词人——柳永。02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听说过“唐宋八大家”,他们是古代诗词巅峰的代表人物,但同期的柳永、李清照,他们的文学成就与“唐宋八大家”相比,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特别是柳永,据史书记载,当时的青楼歌女几乎都会唱柳永的词。如果不会唱柳永的词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在这个圈子里混的。柳永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文学成就,与他出身书香门第有很大关系。在那个普遍文盲的年代,柳永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并且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学天赋,流传至今的《劝学文》就是他14岁时写的。他的父亲是高官,因为经常跟随父亲调任,柳永从小就见识了宋朝的大好河山,再加上他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,这些经历让他的诗词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。03柳永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做官,成为像父亲那样的好官,于是在20岁时,他来到开封,准备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。然而,连续五次参加进士考试,柳永每次都名落孙山,这对他来说是从未有过的打击,明明他的诗词早已传遍天下,明明他的才华已经征服了所有人,却偏偏得不到朝廷的认可。在第五次落榜后,柳永写下了《鹤冲天·黄金榜上》,表达了他心中的失落与不满。黄金榜上,偶失龙头望。明代暂遗贤,如何向。未遂风云便,争不恣狂荡。何须论得丧?才子词人,自是白衣卿相。烟花巷陌,依约丹青屏障。幸有意中人,堪寻访。且恁偎红倚翠,风流事,平生畅。青春都一饷。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!04虽然科举考试并不看重吟诗作赋,但这些文人既然能写出如此优美的诗词,他们的文章文采自然也不会差,为什么柳永连续五次考试都落榜呢?原因很简单:宋真宗不喜欢婉约派的诗词。宋真宗曾评价柳永的作品“华而不实”,表面看起来很华丽,实际上内容空洞无物。柳永在第五次落榜后写的《鹤冲天·黄金榜上》,迅速在“青楼圈”内引起了轰动,歌女们纷纷为这首词谱曲、传唱。虽然这首词表达的是柳永科举失意的情感,但词中的那种失落感,让每个读过的人都感同身受,这也是柳永的词能够广为流传的原因。宋真宗也喜欢听小曲儿,这首词很快传入宫中,被宋真宗听到,一查果然又是柳永写的,这让宋真宗对柳永更加不满,直接将他列入“黑名单”,永不录用。05直到宋真宗去世,宋仁宗继位,虽然宋仁宗也不喜欢柳永的诗词风格,但柳永的才华是无法否认的,于是宋仁宗给了柳永一个从六品的小官职。宋朝当时流行的诗词风格是什么?是苏轼的“大江东去浪淘尽”,是范仲淹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”,是辛弃疾的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”,虽然宋朝以“重文轻武”著称,但哪个华夏男儿心中没有一颗驰骋沙场的梦想?谁不渴望“黄金百战穿金甲”建功立业呢?只能说柳永生不逢时,没有生在一个钟爱“花前月下”的国君的时代。信息来源:1、《崇安县志》:柳三变与兄刘三接同登景祐元年张唐卿榜进士第2、李思永. 柳永家世生平新考[J]. 文学遗产, 1986(1):22-32.3、(宋)柳永著.柳永集.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.2020.01.第246-248页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分享到: